难忘的重阳节德馨园小学六年级曹欣怡 指导老师:万境校区 田田老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我的耳畔响起这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就知道:秋高气爽的秋天将要来到,而我也即将迎来我向往已久的重阳节。 每到重阳节,出差在外的爸爸便会回家与家人们团聚,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一个节日。每到重阳节,家中便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正是如此,我对重阳节充满了期待。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当然也不能“落伍”,一家人决定一起去登山。我们笑着、闹着,不知不觉地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气喘吁吁地看着刚刚爬过的路程,又等着初升的太阳将自己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那一刻,别提有多激动了。我们站在山顶,俯瞰群山,忘记了疲倦,感觉整个身心都被快乐与兴奋包围着。 休息了一阵后,妈妈便拿出带在包里的重阳糕,让我们细细品尝。“不就一块糕点吗?还用的着这么庄重?”我一脸疑惑,妈妈告诉我,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在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爷爷奶奶便也将重阳糕放在我的额头上,闭上眼睛,十分庄重地说了一番祝愿的话,那样子活像唐三藏念经,搞笑极了。 吃完重阳糕,爸爸依旧兴致勃勃地建议我们去赏菊。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菊花园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菊花:有金黄的,也有淡粉的。有的含苞欲放,也有的傲霜怒放。每朵菊花都是那么美丽,让人不禁伸出手轻轻抚摸。 可惜时间过得飞快,重阳节已在悄无声息里过去,这个重阳节令我快乐,也使我久久难以忘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传统节日的痕迹也变淡了,希望我们不要忘记传统习俗,并将它传承下去! (老师点评:能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流畅生动的语言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自己表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艺术性,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